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
党委书记
高淑贞,女,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2月生,山东章丘人。现任山东省省委委员,山东省妇联副主席(兼),章丘区妇联副主席(兼),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妇联主席。15年来,高淑贞带着对党的忠贞和对百姓的真情,用无畏、担当、创新、务实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为民赞歌!在她的带领下,三涧溪村从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成为享誉全国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荣誉。高淑贞同志也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九大特邀列席人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女村官”等荣誉称号。
忠贞向党、坚贞为民,为最美三涧溪奋斗
三涧溪村,曾经是神仙也治不了的乱村,如今是享誉全国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这些省部级以上殊荣,镌刻着这个村从弱到强、从富到美、奋斗拼搏的印记。
高淑贞,曾经是一所中学教师,如今是三涧溪村党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一等功、山东优秀女村官、十九大特邀列席人员等荣誉,洒满了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汗水。
2018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山东章丘三涧溪村视察,临上车时,对高淑贞说,“你付出了,你辛苦了,我谢谢你为党所做的这些工作。”温暖的话语,是对高淑贞多年来不懈奋斗、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
奋斗出思想同心
2004年,是高淑贞在娘家村担任五年村支部书记之后的又一次临危受命,这一次是到婆家三涧溪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三涧溪村集体负债60万元,六年间换了六任村支部书记。班子软弱、队伍涣散、人心不齐,是三涧溪村又穷又乱的根源。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她治村第一要务。她从党员学习抓起,从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做起,从健全村务、财务、宅基地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管起,创造性开展了“党旗飘飘映四邻、四邻联动党放心”主题实践活动,逐步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常态,为全村稳定、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修一条环村公路,是村民多年来的期盼,却因种种困难一直难以打通。高淑贞敢闯敢干,面对群众质疑和责难,讲政策、讲利害,动真碰硬,抓铁有痕。一个冬天的傍晚,她入户做群众工作,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11点。突然,黑夜里传来婴儿的哭声,高淑贞这才意识到自己七个月的女儿已经一天没吃奶了。丈夫抱着孩子一路着找来,她愧疚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眼泪滴落在孩子那稚嫩的小脸上。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为高淑贞的精神所感动。人心通了,思想通了,一条3000米长、10米宽的水泥路通了。从此,三涧溪村的致富路也通了。
党建引领,重在落实。高淑贞创新党建思路,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成立返乡创业、青年创业、康养服务、物业管理、文化旅游等五个党支部,使党的组织优势和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相互转化、互融共建,奋斗出了一条“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振兴”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奋斗出强村富民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是总书记视察三涧溪村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高淑贞多年来工作的准则。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团结带领村两委负责人、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带动村民致富。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2005年,三涧溪村工作刚有起色,连续的劳累和压力,高淑贞透支了身体,做了手术,整个人一下瘦了20斤。她在手术第三天就偷偷回到村里,不能讲话,她就用手写,把需要安排的工作,分发给村“两委”干部。
为了筹建工业园区,加快致富步伐,面对4000亩的拆迁任务,高淑贞依法治村、敢于亮剑。她带头爬上屋顶拆除违章建筑,村民拿着菜刀闯入她婆婆家,把老人吓得尿湿了裤子。高淑贞又气愤又心疼,安慰老人说:“谁让咱是村干部呢!”就这样,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一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园区企业顺利落户在三涧溪村,成为富民强村的重要阵地。如今,村集体从负债60万元到年收入260万元,工业园有73家企业落户,年利税达到1.3亿元,村里800多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超过2.6万元。
奋斗出文明幸福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三涧溪村视察时,听取了高淑贞关于“家”字型管理体系的释义后,对在场的领导说,“她释义的多好啊。”这正是对她家国治村新理念的最高评价。
上任之初,高淑贞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人心不齐。她说,三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她处处宣讲“家国理念”,把“家”字头上那一点视为党组织,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积极开展“一线通连接你我他、一张卡方便千万家、一支队伍活跃全村、一面旗帜映红四邻、一个职介所劳有所得”的“五个一”服务活动,并将服务范围逐步拓展到大学园区、工业园区,全村逐步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齐的良好局面。
2015年,高淑贞的婆婆去世,她顶住家族压力,推动白事从简从俭,带动和影响了全村百姓。她及时修订《村规民约》,建设了文化广场、活动室、科技图书室,组织了庄户剧团、舞蹈队、门球队等民间团体,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复退军人等评选活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让党组织的根基越扎越深,让村民过上了文明幸福的好日子。
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高淑贞,凭着自己对党的忠贞和对事业的坚贞,不忘初心,奋斗前行,曾经的穷村乱村变成了乡村振兴样板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