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参谋部侦察股
股长
曾怡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3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山东临朐人。先后参加抗洪抢险、泥石流救灾、驻地执勤和安保等重大任务,先后8次参加上级比武竞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在总队比武,面对120名特战精英,在训练受伤腿部缝8针的情况下顽强拼搏取得优异成绩,最终代表总队参加总部比武。担任干部以来先后参与处置乌兰泥石流救援、德令哈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10余次。所带中队连续4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先后被评为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总队“标兵教练员”、“十大军事训练标兵”、“爱岗敬业标兵”。2017年被评为“第六届海西杰出青年卫士”。
瀚海戈壁砺血性。作为肩负着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新一代军人,曾怡飞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时刻准备战斗的特战队员,只有把军魂根子扎深,把忠诚品格铸牢,把血性能量充满,才能逢敌亮剑。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勤排每天的训练时间是10小时,比其他分队多了整整三分之一。尽管这样,曾怡飞依然每天给自己加“小操”,俯卧撑、百米冲刺、蛙跳成为他睡前的必训科目。2013年8月,武警部队西北片区大比武,青海、四川、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兵团指挥部120名特战精英云集兰州,当时的曾怡飞刚参加完总队片区比武,医生诊断他的第三、第四节颈椎严重错位,总队领导也劝他休息,但他为了总队的荣誉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此次比武。在比武训练过程中,他始终练在先、冲在前,重难点科目叫响“看我的”“我先来”。在最后的比武中,他因用力过猛导致腿部受伤,缝了8针,但依然凭借日复一日磨练出来的“血性”坚持比完了全程,并取得优异成绩,最终代表总队参加总部比武。
维护稳定当先锋。作为支队首任特勤排排长、标兵中队中队长,曾怡飞始终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在维稳处突中打头阵、上一线。2012年11月,都兰县犯罪嫌疑人张某在用自制手枪杀死自己爱人后逃逸。时任特勤排排长的他奉命率部配合公安机关实施抓捕。他带领官兵在戈壁山林中搜捕,白天要忍受高原强烈紫外线的炙烤,晚上要忍受零下20度的严寒,渴了喝一口水壶里的冰水,饿了啃一口挎包里的干粮。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危险地段冲在前,危机时刻抢在先,以自身良好形象教育引导战士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克服种种艰险,战胜重重困难。在历时4天的搜捕过程中,他们搜索范围达到了180余平方公里,最后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抗洪抢险做表率。暴雨,持续的暴雨,肆虐在瀚海大地。刚过8月中旬,一场罕见的洪涝灾害骤然降临。短短数日,灾情急速加剧,乌兰告急!德令哈告急!“别怕,有我们!”这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他所带中队作出的庄严承诺。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中,始终活跃着一个不知疲惫的身影,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他,就是曾怡飞。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他率领一中队98名官兵临危不惧,反应迅速,率先冲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忠诚卫士的光荣使命。在连续奋战的18个小时里,他带领中队官兵顶风冒雨,一刻也没有停歇,一身泥浆、一身汗水。当接到白水河汛情告急立刻支援的命令后,他立马组织起党员突击队,奔向五公里外的白水河;当听到需要突击队下到塌陷处接沙袋,堵缺口时,他第一个跳了下去。在他的率领下,中队官兵共搬运土石3000余方,装填沙袋5000余个,成功加固堤坝100多米,圆满完成了突击任务,为此次抗洪抢险任务的胜利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