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骨二科主任
阿尖措,男,藏族,中共党员,1977年11月出生, 青海西宁人,现任青海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他既是一名监狱警察,又是一名医生。作为医生,他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率先在省内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青海省重度脊柱侧弯矫正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作为监狱警察,他经常到各监区巡诊,经他手医治的病犯不计其数。作为党员,他牢记宗旨,致力于公益事业,救助困难患者近100名,先后为贫困患者筹集医疗费用160余万元。他以医者仁心感动患者、救助患者,深受患者爱戴,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住院医师中心好老师、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求真务实,强化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工作中,他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以医者仁心的品德感动着每一位患者。 他深知要服务好患者首先必须有精湛的技术,因此针对本专业的难题,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具有超前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近一年多来带领科室人员使医院的脊柱外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勇于挑战,乐于奉献,坚定信念服务百姓
他率先在省内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结核、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手术均处于领省内先水平。
作为监狱警察,他经常前往各监狱巡诊,严格按照规范行医,以一颗平常心和同理心对待病犯,实事求是提出治疗方案,不打折扣不徇私情。面对不同的病犯,他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履行好监狱警察的职责,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党对监狱医疗工作的方针政策得到全面的实施,多少年来,经他手医治过的病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为全局的监管医疗工作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农牧区进行义诊和疾病筛查,对贫困患者进行帮扶捐款,并四处奔走,通过联合公益组织共同开展对贫困患者的帮扶。平时,他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面对困难患者他常常自掏腰包为患者筹措医疗费用。经他救助的患者近100名,先后为贫困患者筹集帮扶医疗费用达到160余万元,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智善公益基金会的认可,目前已经将青海红十字医院作为脊柱畸形定点帮扶救助单位。
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他勤于钻研,勇于探索,使青海红十字医院脊柱畸形治疗走在了青海省的前列。脊柱侧弯这种病属于疑难杂症,手术难度大,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病在青海省内是无法进行系统化治疗,阿尖措暗下决心要在这一领域狠下功夫,努力让这类患者得到最便利的救治。
重度脊柱侧弯是骨科界最高难度的手术,手术时间长,大部分手术都在10小时以上,患者面临的瘫痪和死亡的风险巨大,经常手术结束后,阿尖措同志还要在重症监护室陪伴病人好几个小时,等患者情况稳定后才放心回家,而这一等常常就到了深夜,甚至凌晨。
来自玉树囊谦的小伙子西然,是一名极重度脊柱侧弯患者,这名17岁的少年严重的驼背畸形,刚来医院时身高只有153cm,脊柱侧弯达到160度,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心率在120次/分以上,只能在病房进行轻微活动。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脊柱专家们认为孩子病情重、肺功能差手术死亡和瘫痪的风险极大,建议放弃手术治疗。随后,西然的病情日渐严重,甚至影响到了生命,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当阿尖措同志接触到这个少年后,他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为西然做了多次手术,最终西然脊柱畸形完全矫正,到出院时西然心肺功能已经恢复正常。
19岁的藏族姑娘岗忠,在她4岁的时候因为患上脊髓灰质炎使得右腿发育迟缓,最终导致她的右下肢与左下肢长短不一,对于从小喜欢舞蹈的她来说,无疑意味着美好梦想的破灭。作为一名藏族人,他深知在牧区生活的艰苦和困难;作为一名医生,他理解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女心情。为了圆岗忠的梦想,阿尖措通过专家远程会诊将岗忠的病情传给了四川华西医院和西安西京医院的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出最合理的手术方案。之后,他用4个多小时的时间为岗忠做了手术,后期采用伊里扎洛夫医疗体系对她的右肢进行牵拉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当他再次看到岗忠的时候,这名藏族少女的双下肢长短已经基本一致,骨延长部位骨质完全愈合,完全能正常行走活动了,她的舞蹈梦想也在逐步实现。
阿尖措,凭借对医学事业孜孜不倦的坚定信念、凭借对所有患者大爱无疆的胸怀,在自己的从医生涯中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这些足迹印证着高原医者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也印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甘于奉献、勤于探索、乐于助人的神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