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名誉董事长;主任
李登海,男,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9月出生,山东莱州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从1972年至今,他致力于提高我国杂交玉米高产能力的高产攻关研究和高产玉米品种选育,在我国率先育出了具有亩产突破700公斤到1500公斤高产能力的一系列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创造了全国和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高产能力比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提高了11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先后获得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双百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时代楷模”等称号。
攀登育种高峰不停歇
李登海,农民育种专家,“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双百人物、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时代楷模。他与共和国同龄,连续40多年不懈探求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如今还在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痴迷育种研究,走上“开创中国玉米高产”之路
李登海有着众多身份: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全国人大代表……但他说:“从根上讲,我就是个农民,为了祖国富强,我终生选择玉米育种,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
1966年,初中毕业的他回到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务农。年轻的他进了大队农科队,搞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引种、繁育和制种。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创造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他。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一两百公斤。“美国农民能做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也一定能做到。”李登海心里升腾起梦想。
就这样,李登海开始走上“开创中国玉米高产”的道路。可高产不是吹的,也不是埋头种地种出来的,倔强的他开始不分昼夜地啃书本,骑着自行车到各地拜师,来弥补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
1974年,李登海等来了去莱阳农学院进修一年的机会。他如饥似渴,一年学完了四年课程。老师刘恩训被他的痴狂感动,赠予20粒珍贵的杂交种子。玉米育种家于伊又给他拨亮了明灯:“要培育一种适于密植的紧凑型玉米”。老师的种子、专家的点拨,让李登海找到了方向。
他先后选用国内10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终于找到了高产的奥秘。5年后,后邓村诞生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掖单2号”紧凑型品种,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最高纪录。年仅30岁的李登海,站在了中国玉米育种研究的高峰。此后,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李登海屡屡刷新着自己的纪录。1989年,“掖单13号”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业不畏艰难,40多个春节在育种基地度过
“在我国北方,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七至八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1978年,李登海带着三个助手毅然离开家乡,到被育种家称为“天然大温室”的海南岛搞“加代”繁育。
初到海南,他们在玉米地边搭个小草棚看护。风一吹,草棚就摇摇晃晃,李登海诗兴大发,给小草棚命名为“风摇楼”,并作《风摇楼赞》:“绿叶顶天风摇楼,烈日蒸烤度白昼,蚊轰蛇巡虫鸟唱,浸泡长夜是湿露。遥看五指缭绕云,近看椰树摇长风,育种田边住一宿,胜过宾馆超五星。”
生活的艰辛磨灭不了他们的热情。在海南,他和同事用断了30多条扁担,用坏了50多把铁锨,建起了自己的科研基地。李登海平均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临近玉米收获,他索性吃住在田间地头,不顾高温与虫咬。他连续40多个春节在海南度过,从少年到白头。每忆及此,他总感慨说:“这些年,对老母亲和妻儿亏欠太多。”
寒来暑往,愈挫弥坚。李登海每年带领育种团队套袋150万至200万个。在玉米新品种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的机会面前,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进行了120多代选育,完成了在北方需要120多年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主持选育的玉米品种有12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成为我国拥有审定玉米品种最多的农业育种家。
国家利益至上,玉米种子只能姓“中”
玉米产量上来了,可要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惠及农民呢?李登海开始探索,“我可以按照种子产业化的模式成立一个民营单位,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为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来。”
1985年,李登海自筹资金2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为一体的民办农业科技实体——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民营农业科技企业的雏形。此后,李登海带领团队,构建起与全球最大种业公司齐名的种业集团。
1996年,世界种业巨头美国先锋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合作目标,锁定为登海种业,寻求建立合资公司。可一听对方要求控股60%,李登海严词拒绝。“如果合资公司要成立,我方必须控股!”在这之前,先锋公司在全球的合作都是作为“第一控股人”,僵局显现,李登海态度坚决,谈判不欢而散。经过六年多“马拉松式”谈判,最终先锋种业做出退让。200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中方控股51%。
问及“耽误”6年时间只为中方控股的初衷,李登海说:“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我方不控股,很多东西后期会没有发言权,咱们的研究很可能会流失,任何时候,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今,在登海种业,每年都有50到100个玉米新品种诞生。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年近70岁的李登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再育出具有更高产能的玉米新品种,为国家再增1000亿斤粮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