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主任
杨培增,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博士学历,河南濮阳人,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他致力于常见重要致盲眼病——葡萄膜炎诊治研究30余年,是国际著名的葡萄膜炎专家。建立了国际上单一机构患者数量最多、来源最广的葡萄膜炎诊治及研究中心、国际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患者大数据库和样本库,引领曾是我国眼科最为薄弱的葡萄膜炎研究与国际接轨,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在包括国际顶级期刊在内的著名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荣获“全国医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杨培增教授,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 国际著名的葡萄膜炎(一种常见致盲眼病)专家,4个葡萄膜炎相关国际组织的执行理事、理事及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医德楷模、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首批首席医学专家工作室获得者、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中华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杨培增教授一直致力于葡萄膜炎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发现和提出了葡萄膜炎发生新的理论框架,在免疫层面揭示出葡萄膜炎发生的关键免疫机制,在遗传层面发现与葡萄膜炎相关遗传变异79个(Behcet病相关遗传变异42个,占全世界发现的38.5%,VKH综合征相关遗传变异29个,占全世界发现的80.5%;在临床研究方面,他发现与总结出我国葡萄膜炎常见类型、特征和致盲规律,绘制出我国葡萄膜炎的临床谱系。创立了针对不同类型葡萄膜炎“科学化、简单化、个体化”系列治疗方案,摒弃了传统治疗中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治愈了数以万计的葡萄膜炎患者,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应用,已使抗生素使用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95%以上降至目前的30%,显著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葡萄膜炎临床数据库(20000余例)和葡萄膜炎患者样本库(近20000余份),为进一步探讨葡萄膜炎的免疫和遗传发病机制提供了宝贵资源。建立起国际上单一机构患者数量最多、来源最广的葡萄膜炎诊治及研究中心,引领曾是我国眼科最为薄弱的葡萄膜炎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该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据ISI数据库近10年统计,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总数、总影响因子及平均影响因子在国际葡萄膜炎领域均列第一位】,由于其在葡萄膜炎研究中的贡献,他被选为与葡萄膜炎有关的4个国际性组织的执行理事、理事或成员,被授予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及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等。
以项目负责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十三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6000余万元项目资助,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SCI杂志Nat Genet等发表论文21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还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及称号。
杨培增教授从业30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生命倾注在为患者挽救视力的事业当中,用自己的爱心、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葡萄膜炎患者服务,每年诊治葡萄膜炎患者达1.2万余人次,为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部分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视力。被业界誉为“中国葡萄膜炎诊治第一人”,为我国眼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把我国眼科界最为薄弱的葡萄膜炎专业推至国际最前沿。美国前葡萄膜炎学会主席Rosenbaum教授评价其团队“是国际上最富有研究成果的团队之一”;亚太眼内炎症学会主席Ohno教授称“杨培增教授团队正在领导着世界葡萄膜炎和眼内炎症的免疫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