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个人介绍
微博
Qzone

李洪占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蔡家堡乡后湾村

农民

李洪占,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2月出生,现年86岁,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村民,1960年至1980年任村护林员。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他一生只热衷于种树这一件事。他每天都是6点钟起床,带点干粮出门,直到日落才归。老人将其戏称为“上班”,而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多年的摸索,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的宝贵育苗经验,保证了树的成活率。63年间,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他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晚夕,一生投身于家乡的公益事业,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终将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演变成如今纵横方圆的大林海。

荒山秃岭的家乡让李洪占萌发了种树的念头,从23岁在家乡种下第一棵树开始,一年接着一年种下绿色的希望,这一干就是63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63年来李洪占在村道边种树、在马莲滩等十余条沟壑种树,种了多少树没有人数得清。李洪占说:“上游多栽一棵树,下游能保十条命。”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李洪占,依然植树不停,为绿化美化家乡播洒着自己的梦想。

李洪占老人坚守大山60余年,他一生只热衷于种树这一件事。面对蔡家堡乡干旱少雨、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恶劣环境和资金匮乏的现状,李洪占始终坚守着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梦想,从当上村里的护林员那天起,他便把植树护林当作了终生职业。自1956年23岁的他在村里种下第一棵树至今,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他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晚夕,一生投身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他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终将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演变成如今纵横方圆的大林海。

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做这一件事,每年一到春天,李洪占便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是6点钟起床,吃点馍馍喝点开水后,就扛起树苗拿起铁锹,带点干粮出门,直到日落才归。老人将其戏称为“上班”,而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而且,他从未打算过“退休”。刚开始种树时,水是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能及时给树浇水,他想办法蓄水。要么先挖个窝,存好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自己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车拉、用马驮、用肩挑……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如今村里建了水渠,通了自来水,引进了母亲水窑项目,给小树苗浇水方便多了,李洪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种树也是个技术活,60多年摸索中,李洪占的“技术”越来越高。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的宝贵育苗经验,保证了树的成活率。

李洪占一开始种树只是为了过端午节时家门上能有树枝插(当地习俗),到后来是为了荒山变绿,如今只要看见哪里有一片荒地就心痒痒,不在那里种上几棵树,他就睡不着。60多年来,李洪占用他的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却总也没个完,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皴裂了一次又一次。他的脚步几乎踏遍全乡,乡里有几道山梁,有几条沟壑,甚至在哪里种了哪些树他都非常清楚。他在马莲滩、郭家岭沟等十余条沟沟岔岔都栽满了杨树和松树,周边的十几面山坡栽满了柠条,2个容易滑坡的山坡上种上了沙棘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绿色渐渐覆盖了荒山坡。

去年年底因易地搬迁项目,后湾村搬迁到了条件优越的塘川镇,原本以为老人可以歇歇了,可没想到他已经规划出了自己种树的新路线。“以前是从山上往山下种,搬下去以后,我就从山下往山上种。”李洪占信心满满地规划着。

“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种下去,直到拿不动铁锨,上不了山。我打算让儿子接我的班”李洪占说。老人的儿子李珍业今年已经51岁,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种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今他和妻子也跟着老人种树,他们要延续父亲光荣的种树事业。

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几百棵杨树到现在的千亩林地,李洪占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蔡家堡的每一个山头。而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这位86岁的老人依然在种树,他守望着大山,用毕生的精力换来了大家同呼吸的绿色生态。2016年11月荣获互助县第二届“感动土乡”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4月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活动第185期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2月荣获海东市第三届善行海东社会公德道德模范。

李洪占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蔡家堡乡后湾村

农民

李洪占,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2月出生,现年86岁,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村民,1960年至1980年任村护林员。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他一生只热衷于种树这一件事。他每天都是6点钟起床,带点干粮出门,直到日落才归。老人将其戏称为“上班”,而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多年的摸索,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的宝贵育苗经验,保证了树的成活率。63年间,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他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晚夕,一生投身于家乡的公益事业,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终将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演变成如今纵横方圆的大林海。

参与
投票
0
01998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000000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