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装备中心首席技师
袁政海,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江西南昌人,大专学历,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现任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中心模具车间党支部书记,袁政海班组名誉班长。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1岁,成为“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奖选手,登上了当今技术工人的“珠穆朗玛峰”。 2011年至2018年,他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创效金额达1.36亿元,累计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近百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袁政海以初心启航、匠心引领,用创新筑梦,谱写了“干一行、爱一行、当工人也要做到最好”的奋斗者之歌,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为江铃品牌持续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初心启航,千锤百炼成“专家”
1990年,18岁的袁政海成为江铃模具厂的一名钳工,从此择一业而从之。近三十年来,他锤炼技艺、精益求精,从学徒工蜕变为九十年代末期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最年轻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西省首届技能大师、南昌市首届“洪城工匠“和“赣鄱工匠“ 。
“技能成就梦想,奋斗改变人生!”袁政海说,他从没有想过一个工人能多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他最感恩的是国家、企业和社会对工匠越来越认可与尊重,这也是他精益求精、持续创新的力量源泉。
袁政海的功夫,源自千锤百炼。“一锉准;是他的绝活。早在学徒期间,师傅耐心教,他用心学。别人在休息、聊天,他站在钳台边端着锉刀对着一块铁练,磨破了双手,一直到双手长出茧子,练到需要几丝就去掉几丝,这为他在1993年江西省首届奥林匹克技能竞赛赢得了“省技术尖兵”的荣誉,被江铃选派到中德技校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技术突飞猛进的他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90年代,江铃自主开发五十铃车架纵梁模,精度始终达不到日本专家的要求,袁政海凭着扎实的技能,使模具达到了日本原装进口模具水平,日本人竖起大拇指说:“江铃工人了不起”!
如今,袁政海已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办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首次成功开发福特领界车门外覆盖件模具,开创了江铃乘用车外覆盖件模具自制的先河。现在,他又带领团队在3D打印技术、自动化模具开发技术领域不断攻坚克难。
匠心引领,优秀工匠代代传
袁政海常说:一个人再能干,也只有一个脑袋、一双手。而一群人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袁政海特别重视技能的传承和对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引领和培养。在他的精神引领和榜样感召下,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优秀工匠在江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袁政海班组成员万强获得第二届江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中第二名,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接任袁政海班组班长。他的同事万仁义荣获全国大城市青年职工创新创效金奖。
截止目前,南昌市共有6名“全国技术能手”,江铃独占4席;江铃共有5名工匠被评为“洪城工匠”。
2010年前后,国家级袁政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继成立,为了专注技术和带徒,他主动辞去车间主任职务,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工作室人才培养和创新创效方面。他将工作室平台打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技术创新的“攻坚站”。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培养高技能人才近百名(其中工程师4名,高级技师30名,技师23名,高级工40多名),这些年来,工作室每年都有2—3个项目获革新奖,袁政海直接参与的技术改进项目48项,其中27项荣获公司技术进步奖。
2012年度工作室荣获全国机冶建材系统“模范创新工作室”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机冶建材系统“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筑梦,不畏困难敢担当
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模、十八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一路走来,袁政海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不计其数的殊荣。而这些,都来自他一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精神。
90年代,袁政海初出毛庐,就参加了江铃首次自主开发五十铃车架纵梁模的攻坚战,最后是他征服了日本验收模具的专家,让日本 人为江铃工人点赞;
江铃首次自主开发全顺下摆臂模具,是袁政海在攻坚时期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最终成功开发,摆脱了供应商加价断货的风险,结束了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每年为江铃节省400余万元;
2011年以来,袁政海及其他的团队,以工作室为平台,参与技术攻关、技术改进项目75项,取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为公司创造效益1.36亿元;新全顺客车车轮开发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共有30个项目分获江铃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22个。
近年来,袁政海又带领团队,首次开发领界(CX743)车门外覆盖件模具,开创了江铃乘用车外覆盖件模具自制的先河。同时完成了江铃所有冲压自动化模具改造,节约资金1500万元;
同时,为了使新品开发更加顺利,他带领团队从源头参与江铃新品开发,完成CX756项目42台整车白车身试制,节约600多万元试制费。
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加快,袁政海及他的团队,积极适应新时代汽车“四化”发展趋势,引领模具产业转型发展,在自动化模具开发、机器人焊接、3D打印等智能智造领域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