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青河县塔克什肯镇供电所
所长
王丛新,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安徽萧县人,国网新疆阿勒泰青河县塔克什肯镇供电所所长。国网塔克什肯镇供电所被称为“国门上的供电所”,在长达10年的跨国供电服务中,王丛新带领同事们多次参与对蒙方电力设施的抢修援助,细致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为国担当的精神赢得了蒙古国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他既是广大电力人倾情服务的代表,也是践行“一带一路”精神的典范。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最美国网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共产党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成为一枚“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国门名片”。
今年53岁的王丛新是新疆青河县塔克什肯镇供电所所长,他常年扎根一线,带领供电所员工不仅守护了我国边民和口岸的灯火通明,还保障了近10年来蒙古国2万余户居民及口岸的稳定用电。王丛新的手机号甚至成为蒙方的电力服务热线,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成为坚守护光明促相通的积极践行者。
服务蒙古国客户,是一种国家荣誉
塔克什肯口岸是新疆境内与蒙古国之间建设规模最大、通关能力最强的国际性长年开放口岸。2009年,中国援建的蒙古国布尔干县35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建成投运,科布多省西部三县2.1万户居民用上了稳定的“中国电”。担任塔克什肯镇供电所所长的王丛新和同事第一次走出国门,把供电服务延伸到蒙古国,成了中蒙双方的“电雷锋”。10年来,王丛新坚守在塔克什肯镇供电所,往返中蒙之间300余次,和同事们多次参与对蒙古国电力设施的抢修援助。由于常年在边境工作,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和蒙古语。对于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客户来说,王丛新的手机号码是他们唯一的服务热线。
2011年6月,蒙古国布尔干县35千伏变电站互感器设备出现故障,当地又找不到合适的设备用于更换,整座变电站无法正常供电。没有电可怎么办。紧要关头,蒙古国科布多省西三县供电公司经理拨打了王丛新的手机,请求紧急支援。
这次的故障让王丛新有些犯难,因为这一型号的互感器在中国早已停产。从新疆到辽宁,从山东到河南,王丛新一家家地联系国内电力设备制造厂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一家制造厂,同意将作为备品留存的互感器提供使用。几天后,互感器从中国内地运到了蒙古国,王丛新立即带领供电所员工帮助蒙方进行更换,布尔干35千伏变电站恢复正常供电。
2015年冬天,科布多省西部遭遇罕见大雪,公路交通近乎中断,多条供电线路停电。气温下降到零下45摄氏度,户外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王丛新一行人义无反顾地投身雪海。经过几个小时抢修,故障终于排除,等回到供电所,王丛新和同事苏莱曼的手套已被磨穿,手上的裂痕还渗着血。这一年,王丛新被授予蒙古国“特别贡献勋章”。
最让王丛新感到温暖的并不是官方授予的奖章。有一次,蒙古国布尔根县牧民巴特尔邀请他到家中过节,并献上了一套蒙古袍。一句“没有电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让这个1米8的汉子差点落泪。
他是群众眼里的“电力雷锋”
王丛新是塔克什肯镇口岸和当地百姓的“电力雷锋”和亲人。
塔克什肯镇有8000多人,几乎所有人都认识王丛新,走在街上总有打招呼的声音。可以说,他是这个镇上最受“待见”的人。
75岁的托列吾汗老人住在塔克什肯镇牧民定居点,由于子女常年在外放牧,家中所有轻重活儿都是老人自己料理。老人家的电线过细,用抽水泵有时会引起跳闸。王丛新得知此事后,主动前去托列吾汗老人家中检查,并自己掏钱为老人更换了新导线和新闸刀。
王丛新在工作中从来都是身先士卒。
2016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悄悄袭击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平均1米多厚的积雪将塔克什肯镇与外界的所有交通全部中断。当时,气温已下降到零下36度,王丛新立即向镇政府求援。镇政府当即协调了一辆铲车,让供电员工坐在铲车上,一边开道,一边前行。
后来,铲车被挡住了。“王丛新背上抢修器材,带着哈萨克族电工布拉提,一步一步向着前方爬去。冰面很滑,漫天的飞雪让人睁不开双眼,爬得非常艰难,必须依靠胳膊肘和膝盖为支撑背着抢修器材,而手就成了冰上唯一可以驱动前行的动力。他们戴的线手套很快就被磨穿,只好直接用手指抠在坚冰上,坚持向前爬行。手指很快就磨烂了,他们全然不顾,继续向前爬行。在他们身后,留下一路斑斑血迹,构成了一幅雪白血红的凄美画面。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爬到197号杆塔前,找到了故障点。暴风雪中的一户户断电的居民又恢复了光明与温暖。
“他年纪比我大很多,危险的活却留给了自己!” 原供电所员工苏来曼,说起一次雪夜巡线的经历真是又感动又惭愧。 那天雪很大,王丛新和苏来曼一起巡线。王丛新自己走山路,把道路相对平坦的路线让给苏来曼。巡到约定会合的山口时,却不见王丛新出现。山里没有信号,根本联系不上他,终于在天蒙蒙亮时见到了像“雪人”一样的王丛新。
供电所地处偏远,员工们的家都不在本地,加上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回家,王丛新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
“每次出去巡线都叮嘱我们装好水,带好干粮。”供电所员工王平说,“一般有巡线任务时中午不能回所吃饭,王所长总是会让食堂多做几个菜,我们回来再晚也有热饭吃。”
10年里,一趟又一趟跨越国界的供电服务,王丛新架起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成为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及周边地区最受尊重的中国人。“为中国供电是一种责任,为蒙古国供电是一种荣誉。”倾情服务和为国担当的精神已经融入进王丛新的血液,王丛新既是广大电力人倾情服务的代表,也是践行“一带一路”精神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