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个人介绍
微博
Qzone

郑德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

原教授、原副校长

郑德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2月出生,吉林延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2018年5月病逝。他毕生追求、信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学高德馨、以身垂范,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为自己谋取特殊照顾,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敬仰。郑德荣同志逝世后,先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

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理论家”。他理想信念坚定,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一生出版了50多部著作和教材、发表了260多篇论文,培养了14名硕士生和49名博士生,是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郑德荣同志逝世后,教育部追授他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共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荣誉称号。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上,评价郑德荣等同志为“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

作为“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矢志不渝、与时俱进,始终坚守事业的“红色方向”。

郑德荣同志致力于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和党史研究。195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70年代末,郑德荣同志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这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最早推出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曾再版五次,发行量突破百万册。此后十几年里,他探索建立了全国公认的党史学科教材体系。80年代初,中央提出要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但当时,学术界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化研究刚刚起步,如何尽快全面准确地阐释毛泽东思想,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这个时候,郑德荣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在东北师范大学牵头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他组织力量,旗帜鲜明、客观全面地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90年代初,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郑德荣同志明确学术坚守,强调理论自信,开始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此后二十多年,他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持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后,郑德荣同志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作为“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潜心治学、孜孜不倦,始终探究学术的“红色底蕴”。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同志被选调到刚成立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参与编写了两部最具权威性的党史通史性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在此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之后逐渐形成了“史论结合、以史立论、以论见长”的研究特点,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郑德荣同志首次明确提出,反对教条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历史特点,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一书,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专著,,其修订本当时作为制定数目中央政治局委员配发。他主编的另一部力作《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曾获教育部优秀著作一等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郑德荣同志率先从学理上研究阐释了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这一重要学术论断。他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观研究方面的“拓荒之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面,郑德荣同志撰写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等多篇论文,阐述了自己卓有建树的观点。2017年,91岁高龄的他带病组织团队,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创新性地构建起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作为“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满怀激情、勇于担当,始终传播信仰的“红色力量”。

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期间,作为吉林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已经75岁的郑德荣同志,虽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仍不顾高温酷暑,往返于6个县市,连续作了12场报告。几十年来,郑德荣同志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在临终前几天,郑德荣同志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他仍在反复修改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提交论文。在最后一次修改时,当听学生读完九千多字的论文后,他毅然拔掉氧气管,非常吃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了修改意见。

郑德荣同志曾说过:“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他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92年,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92年,他用一生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

郑德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

原教授、原副校长

郑德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2月出生,吉林延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2018年5月病逝。他毕生追求、信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学高德馨、以身垂范,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为自己谋取特殊照顾,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敬仰。郑德荣同志逝世后,先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

参与
投票
0
01998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00000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