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
儿科主任
邱丽漪,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5月出生,安徽桐城人。现任北京按摩医院儿科主任,首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知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特聘“京津冀一体化”小儿推拿指导老师。从医15年来,她兼学并蓄技术精进,一心为患儿解除病痛,接诊患者5万余人次;担任儿科主任9年来,儿科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公益全面推进,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担任临床第一党支部书记以来,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扶贫等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身为一名八零后,她敢想、敢拼,积极投身残疾人事业,弘扬中医传统医学,肯吃苦、勇奋斗,怀着一颗炽热医者仁心,一直在前进。
坚守责任 传承梦想
一、潜心医术,造福患者
医者,当存悬壶济世之心,行救死扶伤之责,技术是看家本领。在成为京派洪氏儿科推拿老专家洪学滨的关门弟子后,邱丽漪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加强学习,先后学习全国各个流派的儿科推拿,兼学各家之长,医疗技术精进。从医15年,接诊患儿5万人次,有很多患儿从早期脑瘫、臂丛神经损伤、小儿肌性斜颈等残疾中康复,达到部分临床治愈,回归学校,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为了让患儿少打针,少吃药,她综合运用推拿、针灸、揿针、铍针、中药、艾灸、拔罐等中医绿色疗法,治疗儿童骨科、内科、神经科等疾病,深受患儿家长信赖和依赖;她努力钻研,将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应用于脑瘫、臂丛神经损伤等残疾儿童的治疗中,她用精湛的医术,让人们了解并赞叹于中医的神奇功效。
二、勇挑重担,打造团队
2010年,年仅29岁的邱丽漪成为北京按摩医院儿科主任,如何带好这个团队,如何发展壮大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如何让更多的患儿享受到中医治疗的效果,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道考题。为此,她利用周末时间,自费外出学习,把知识带回科室与大家分享,手把手的教,一对一的练,先让科室职工开阔眼界,然后再明盲搭配,送他们亲自出去学习,发展到现在,这些盲人医生也开始外出授课、讲座、学术会议发言,大家的职业获得感、成就感大大增强。
为了给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她积极突破,整合儿童西医康复和中医康复的优势,每周进行康复评价,大大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缩短了康复疗程,减轻了患儿家庭的负担。这些患儿家庭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是因残致贫,早一天康复,少一些医药费,都是他们脱贫攻坚的希望。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更多的残疾患儿前来就诊。
现在的儿科团队,已有40余名职工,拥有中医治疗、康复理疗治疗、康复评定等几十项治疗手段,治疗病种涵盖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疾病、内科疾病、部分遗传疾病等多类几十余种,治疗总有效率达95%以上,显著好转率达60%以上,被列为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医院,按摩针灸等费用也被列为医保报销范畴。儿科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获批北京市儿科推拿基层团队建设项目、多次获得医院先进科室荣誉。
三、传承梦想,传道授业
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已深入血液,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她带领儿科团队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肌性斜颈、小儿厌食、小儿遗尿、脑性瘫痪临床路径工作,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产瘫麻痹的诊疗方案,撰写专业著作、发表期刊论文、承担省部级课题、指导北京市级课题,举办北京按摩医院首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七次年会儿科推拿分会。系统整理洪学滨老专家的经验,形成京派洪氏儿科推拿。在北京市儿科界、在全国推拿会议、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克罗地亚等地开展交流,分享、推广儿童绿色治疗。
因为中西医结合康复的疗效确切,邱丽漪带领团队先后承办两届中国残联的儿童康复培训班,将经验与全国康复骨干分享,让患儿在当地就可就医。为了方便京西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她带领科室与门头沟中医院合作,兼任该院儿科主任,负责科室的全面建设,一年多来,该科接诊的患儿增长70%。随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她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为京津冀一体化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指导老师,负责本区域内儿科推拿的培训。多次受邀去云南、四川、湖南、河南等地讲授儿科推拿,仅2018年,她们就主讲十余期培训,为500余名同行带去新知识。2018年,她成为首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知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四、弘扬中医,传播健康
为实现健康中国梦,普及、宣传健康知识,她通过多种途径,让小儿保健知识走进家庭,将治未病落到实处。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普及推广小儿推拿治疗儿科疾病;深入学校、幼儿园、社区开展公益讲座,每季度为患者家长进行免费公益讲座;不定期在院内院外举行义诊活动,给社区孩童做推拿、贴耳豆、穴位敷贴等,对家长做疾病宣教,教家长一些日常保健的按摩手法,让健康走进千万家,使传统医学遍地开花。
担任医院临床第一党支部书记后,她注重发挥支部专业特长与优势,坚守为患者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立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健康义诊、扶贫义诊等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支部党员先后为一千余名老人带去了温暖。
身为一名八零后,她敢想、敢拼,医德在左,医术在右,积极投身残疾人事业,弘扬中医传统医学,肯吃苦、勇奋斗,怀着一颗炽热医者仁心,携黄岐、济苍生,一直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