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
村党支部名誉书记
黄大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人,小学学历。1959年11月,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生产队大队长、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村长、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黄大发自担任生产队大队长以来,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黄大发不屈不挠,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带领村民们修筑了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 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等称号。
绝壁凿出生命渠 继续前进表初心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学历,贵州遵义人。1959年11月,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生产队大队长、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村长、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04年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至今任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
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他不屈不挠,以36年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他用一颗勇敢的心,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媒体登载,引起了广泛反响。
在1995年前,黄老支书所居住的草王坝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民谣是当时草王坝的真实写照。因为没有水源,石漠化极其严重。这里吃水难,全村老少守着一口望天水井不分昼夜排队挑水;种庄稼难,农民不敢种水稻,地里几乎是包谷、红苕和洋芋,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产值80元,包谷沙饭是那个时代的主食。黄大发认为一切皆源于“缺水”,无水就是草王坝的穷根。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不过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如果能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了。
从小是孤儿的黄大发自1949年解放分到一亩七分地时起,就深深地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跟着共产党干,才会有出路,才会有好日子。正是这种对党的无限忠诚,让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没有退却,而是立下了开渠引水脱贫的宏志。一心向党、坚守信念的政治品质使他从当大队长开始,就决心干三件事。即引水、修路、通电,但这个志向的实现却用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60年代初,黄大发得到政府支持后,就带领村民开始了第一次修渠,这项工程被时髦地命名为“红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然而,由于不懂技术,测量就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耗时10多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92年他再次动员群众修渠,经过重重困难,历时3年多终于将水渠修建成功,这条渠西水东引,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余户、1200余人受益,彻底改变了团结行政村的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缺水的状况,结束了当地“滴水贵如油”和“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在修渠过程中,黄大发先后失去22岁的女儿和13岁孙子,女儿和孙子走的时候他坚持在渠上指挥修渠,都没有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要用生命换水,如果修不过来水,我名字倒着写。”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带头去做。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去18公里外的李村购买后亲自背回来的。有次下大雨,为了不耽误工期,仍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几跤,脚底是血迹斑斑,但他还是连夜把炸材安全送到了工地。回去刚休息两个小时,天亮了,他又带着村民上了工地。还有一次去城里运水泥,车行至半路途中,下起了大雨,车子陷入了泥潭中,进退不得,天黑了,司机到人家户找睡处,因为怕水泥被偷,他只有睡在水泥包上,被蚊虫咬了一整夜。修渠时,他过手的流动资金就近20万,但是每次出差,饿了竟舍不得下馆子吃一碗粉,就买一个泡粑充饥,有时,向餐馆老板要一碗不要钱的汤喝了,就是一顿。住也是最便宜的3元旅社。一次到县城南白,脚上一双解放鞋,脚趾都露了出来,炸药厂的老板看见异常感动,递上20元钱嘱咐他一定买双鞋穿上,但后来鞋也没有买成。正如他的老搭档、村会计杨春友所说:“黄大发,抠啊,真是抠得狠!”每次水泥运来的时候,车后颠落的水泥他都要清扫入库。他的老伴说:家里的灶台破了需要一碗水泥补补,也被坚决拒绝!
水渠通了后,他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将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草王坝村民不仅可以顿顿吃上大米饭,而且还向外出售大米了!紧接着,草王坝通了电,修通了通村路。90年代,黄大发又发动群众选址修建学校。20年来,草王坝考出了30多个大学生。老支书把水渠视为自己的儿女,2004年,年近七旬黄大发老支书离任后,巡渠、护渠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同时,积极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2017年,黄老支书被聘请为播州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义务讲师,积极主动的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宣讲,将党的声音及时的宣传到群众中。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革命”,82岁的老支书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上,“忠诚勇敢、永不放弃、清白干净、一心为民”这就是黄大发老支书一生的写照!